浏览技术
浏览产品
浏览设备
浏览人才
*如没有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发布信息或者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资讯--> 技术资讯
生物技术的发展及我国粮食产业的应对策略
生物技术的发展及我国粮食产业的应对策略

    近年来,生物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呈强劲发展势头,在世界粮食生产、储藏、加工、检测等环节的应用已取得较大发展,对我国粮食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

  生物技术是继信息技术之后的又一高新技术,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食品短缺、健康、环境、资源等重大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这五大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和五大支柱,其中基因工程是核心技术。

  目前许多国家已将生物技术确定为增强国力和提升经济实力的关键性技术之一。作为目前全球发展最为迅猛的学科,生物技术已开始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在发达国家,生物技术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增长速度大致是25%-30%,是整个经济增长平均水平的8-10倍。

  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发展,也一直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生物技术占据重要的地位。如在5个前沿技术中,生物技术排在首位,在提出实施的4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生物技术甚至占据了“半壁江山”。《规划纲要》强调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加强生物技术在农业、工业、人口与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并在具体领域和发展思路上进行了详细部署。

  --生物技术在世界粮食领域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国家已经将其应用于粮食生产、仓储、加工和粮油食品检测等各个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一,生产领域。从世界范围来讲,生物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抗逆、抗病虫害的作物品种;二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的作物品种;三是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对作物优良品种进行大量的快速无性繁殖,实现工厂化生产;四是利用生物技术开发生物农药,生产绿色食品;五是利用生物技术开发生物肥料,减少化肥使用量。  

  自1983年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首次获得了转基因植物(烟草、马铃薯)以来,转基因技术改良植物已在35科120种植物中获得成功。1986年转基因作物在美国和法国首次进入大田试验,1997年底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的田间试验已达25000例。1994年,美国批准了转基因延熟番茄的商品化生产。1996年后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迅速发展,现已有大豆、玉米、棉花、水稻、烟草、马铃薯、番茄等几十种转基因食品上市。共有50多种转基因植物产品被批准投入商品化生产。

  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机构(ISAAA)统计,1995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仅为20万公顷,到2005年全球已有21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9000多万公顷,10年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长近53倍,累计种植面积已达4.746亿公顷,相当于我国耕地面积的3.75倍。2005年,全球60%的大豆、28%的棉花、18%的油菜和14%的玉米是转基因作物。

  第二,仓储方面。粮食储藏的任务是减少数量和质量的损失,保证食用的健康。我国粮食储藏存在着虫霉造成的数量损失大(特别是农户储粮)、品质下降严重和卫生安全隐患突出三大问题。生物技术将在解决这三大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防治虫害上,我国近些年虽然对储藏物害虫的生物防治进行了一些研究,包括天敌昆虫、苏云金芽孢杆菌、昆虫信息素、保幼激素和遗传防治,但应用很少。而国外依托生物技术研制出了不少很有前景的生物杀虫剂,如细菌杀虫剂——苏云金杆菌、病毒杀虫剂、杀虫抗生素——多杀菌素等;在防霉变上,生物防治利用生物竞争技术使作物预先感染非产毒真菌菌株,从而抑制产毒真菌的生长,是一项可望应用于谷物防霉的有效预防技术,还可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抗性育种,创造抗真菌感染的粮食作物新品种。目前,在小麦和玉米的抗性育种方面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还没有获得完全抗性品种。

  第三,加工方面。主要包括发酵工程和酶工程。利用基因工程可以改良发酵工业与酶制剂工业中的微生物菌种;改造食品加工原料,提高食品氨基酸的含量;改良蛋白质品质;增加食品的甜味;改造油料作物等。此外,运用基因工程还可改进食品生产工艺、改良小麦种子贮藏蛋白的烘烤特性、改良啤酒的加工工艺等。

  第四,粮油食品检测。现代生物学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技术、生物芯片和生物传感器等。

  --生物技术背景下我国粮食产业的应对策略

  生物技术在粮食生产、储藏、加工和粮油食品检测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随着重要农作物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实施和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深入开展,将引发新的农业技术革命,今后发展我国粮食产业应从以下九个方面加紧努力:

  (1)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开发新型高效、安全的生物储粮杀虫剂和防霉剂,最终促进我国绿色储粮技术的发展。

  (2)筛选安全的用于真菌毒素生物防治和生物脱毒的微生物菌株,并最终建立一套经济、可行、合理的技术体系来预防和处理粮食和饲料中的真菌毒素污染问题。

  (3)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粮油加工副产物资源,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尤其是发酵工程和酶工程进行粮油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以提高我国粮油资源转化利用率。

  (4)利用基因工程、细胞融合等现代生物技术提高发酵工业生产菌种的发酵能力,分离筛选生物合成新资源、新材料的微生物,构建适应特殊环境的新菌种等。

  (5)研究开发新一代的生物技术产品代替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如保鲜剂、防腐剂、天然色素等。重点开发功能性食品添加剂,除目前正在积极开发的多糖、寡糖、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功能性添加剂外,还有低胆固醇食品、脂肪代用品、低热值甜味剂等。

  (6)研究开发新的分离提取技术和工艺,解决生物技术产物分离提取水平低的产业化瓶颈。

  (7)研究开发粮油食品中病原微生物、毒素、残留药物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为我国食品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8)产、学、研相结合,组织联合攻关队伍,解决粮油储藏和加工业难题。

  (9)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化竞争。
发表时间:2009-4-8
 
泛球生物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1349号
手机:+86-13910029404   电话:+86-10-62981422   SKYPE:FUJVWANGSD@HOTMAIL.COM   EMAIL:info@globalbiologicals.com    QQ:250577824